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 | B.“殖产兴业” | C.提倡“文明开化” | D.努力发展教育 |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
| 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
| C.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
| 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
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在()
| A.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
| B.雇佣劳动力增加 |
| C.封建阶级衰落 |
| D.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
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 A.新中国的成立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三大改造 | D.文化大革命 |
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 1937 |
16% |
4.4% |
7.3% |
| 1942 |
58% |
78% |
49%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继昌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对材料中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的沉重剥削导致了工人的反抗运动 |
| B.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
| C.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 |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进一步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