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
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部分应为()
A.民族资本 | B.官僚资本 |
C.外资企业 | D.个体经济 |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 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B.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
C.青铜器的制造 |
D.水利工程的兴修 |
冯一下先生在《再说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中说:“实行‘’政策后,清朝政府禁止中外商人直接交易,规定双方交易必须通过十三行进行,于是中外贸易转运就形成下图所示的‘链条’”。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引文上下文的逻辑,下划线上可填写“闭关自守”一词 |
B.将中外贸易限制在十三行框架下不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
C.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必然会导致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 |
D.十三行在中外贸易中处在中介地位上,属于外贸中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