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语段,用一句话简要说明流行语是怎样“给力”人们现实生活的。(5分)
最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 给力”二字夺人眼目,“给力”迅速成为流行语。无疑,包括网络热字、热词和热语在内的流行语正“给力”人们的现实生活。
流行语是一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 ,它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比如,这几年流行的“晒”字,它源于英语的“share”,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趣闻发在网上与人“share”,引来众多网友跟帖,“share”就此开始流行。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在其博客上公布工资条后,网友们纷纷学他“晒工资”“晒奖金”等,有了新含义的“晒”因此步人了流行语的行列。而后,人们“晒”的事物种类越来越多,从有形的收入、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忆、计划,甚至伊朗政府公布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晒核”。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在汉语中找出另一个词来替代这个鲜活的“晒”。流行语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仔细观看下面的图画,然后回答问题。
(1) 请揭示上面图画中“年年有鱼,餐餐无余”所蕴含的寓意。
(2) 请就此寓意,另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明,不超过3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①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② _。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③ ,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安监总局等15个部门日前决定,从现在起到2016年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加强寄递物流安全规范管理,着力提升行业规范管理水平。寄递物流活动将进行实名登记,用户拒绝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拒绝登记的,寄递企业不予收寄。将来还有可能实行登记信息网上录入,出现问题,更方便追根溯源,推行后,组织人员对快递收寄流程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在实验小鼠脑部特定神经细胞内植入“开关”,再以激光束激活这部分神经元,促使处于睡眠状态的实验鼠快速“入梦”。
研究人员把一个光敏离子通道嵌入所谓“伽玛氨酪酸生成神经元”,把一根光导纤维嵌入实验鼠脑部,再以蓝色激光束为激活手段,形成“光遗传学开关”。
结果是,一旦激活这些神经元,在91%记录在案的测试中,已经入睡的实验鼠几秒钟内就会进入“快动眼睡眠”状态,也就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睡眠状态之一,即“入梦”。
研究人员推测,在一个相对小的神经元网络内,他们可能找到了对是否“入梦”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关键节点。研究的效用,是渐进认清睡眠机理,或许可以为治疗睡眠失调提供新思路,以避免现有化学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