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以下语段,用一句话简要说明流行语是怎样“给力”人们现实生活的。(5分)
最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 给力”二字夺人眼目,“给力”迅速成为流行语。无疑,包括网络热字、热词和热语在内的流行语正“给力”人们的现实生活。
流行语是一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 ,它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比如,这几年流行的“晒”字,它源于英语的“share”,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趣闻发在网上与人“share”,引来众多网友跟帖,“share”就此开始流行。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在其博客上公布工资条后,网友们纷纷学他“晒工资”“晒奖金”等,有了新含义的“晒”因此步人了流行语的行列。而后,人们“晒”的事物种类越来越多,从有形的收入、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忆、计划,甚至伊朗政府公布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晒核”。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在汉语中找出另一个词来替代这个鲜活的“晒”。流行语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句停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背冠以“微”的名号。如微博、微信、微小说,以及最近广受欢迎的微电影,微旅行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让中国悄然走进“微时代”。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0字左右)

市政建设部门要在古镇磁器口修建一家豪华宾馆,欲将一处古代民居拆除。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他们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情况。这三位代表是:土生土长的王大爷,建筑学家李教授和历史学家周教授。请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
(1)王大爷:
(2)李教授:
(3)周教授:
原告人律师

下面几个语境中的语言表述都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1)即将毕业离校的同学小张送给辅导员老师一幅画作为留念,辅导员老师一边接过礼物一边说:“多谢小张,那我就笑纳了。”
(2)小李某日收到同事的一张请柬,上面写着: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在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3)小李的朋友新开一家酒楼,小李收到邀请,他答谢到:“贵酒楼开张大吉,不论是多忙,到时我也一定会拨冗光临……”
(4)某学校广播站播送时事新闻:北京连续突然的强暴雨,造成野三坡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1)(2)(3)(4)

概括下面文字核心观点。
我一向认为,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瞪视之外,也可以孤独地躲进一个任何他者所无法侵入的世界。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主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这一生。( 改写自颜崑阳《窥梦人》)

根据内容填写序号。
小夏参观一古建筑,抄录了其中四副对联——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饿义即养生。”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若依“联语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四处依序应是
A寝室 B书房 C厨房 D戏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