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设为A、a)。某实验动物养殖场现有三个小家鼠养殖笼,每笼中均有正常尾和弯曲尾小家鼠,且正常尾和弯曲尾的性别情况不同:正常尾全为雌性、弯曲尾全为雄性;或正常尾全为雄性、弯曲尾全为雌性。各笼内雌雄小家鼠交配后产生的子代情况如下:
甲笼:雌雄小家鼠均为弯曲尾。 乙笼:雌性小家鼠为弯曲尾,雄性小家鼠为正常尾。
丙笼:雌雄小家鼠均有一半为弯曲尾,一半为正常尾。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丙三个养殖笼中,亲代正常尾小家鼠的性别依次为:
甲 、乙 、丙 。(2)丙笼中亲代小家鼠的基因型是 和 。
下图为几种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①→④方向所示的育种途径,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得到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所以短期内难以得到稳定品种。
(2)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确认该过程得到的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__。
(3)③、⑦过程中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⑤→⑥方向所示的途径育种方式可以提高__________,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__________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
黄色玉米粒 |
白色玉米粒 |
一 |
587 |
196 |
二 |
0 |
823 |
三 |
412 |
386 |
(2)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植株B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实验一中,黄色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3)若植株A接受植株B的花粉,则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___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的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
(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计第III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下图甲、乙为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丙是该生物减数分裂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据图回答:
(1)甲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对。
(2)乙细胞处于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
(3)乙细胞内有染色体组__________个。
(4)丙图中a表示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
(5)丙图中处于时期III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某种动物的毛色中,黑色(E)与白色(e)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所示两项交配中,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动物C和动物D的基因型依次是,在不同的环境成长,但表现型相同,说明。
(2)动物R与动物S的基因型依次是,之所以表现型不同,是因为。
(3)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推测最可能结果: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表现型及比例是。
②若子代在30 ℃中成长,表现型是。
(4)由本实验可推测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