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温室中进行大麦和燕麦的混种,在样方中以各种比例进行播种,从纯大麦到纯燕麦种子,在生长季末收获种子,计算大麦/燕麦的输入比率和输出比率,结果如下表。如果温室条件继续保持不变,任其连续繁殖多代,结果最可能是:
播种种子/(106粒·hm-2) |
收获种子/(106粒·hm-2) |
||||
大麦 |
燕麦 |
输入率 |
大麦 |
燕麦 |
输出率 |
0.0 |
1.0 |
- |
0 |
162 |
- |
0.2 |
0.8 |
0.25 |
42 |
113 |
0.37 |
0.4 |
0.6 |
0.67 |
81 |
56 |
1.45 |
0.6 |
0.4 |
1.50 |
98 |
32 |
3.06 |
0.8 |
0.2 |
4.00 |
105 |
13 |
8.08 |
1.0 |
0 |
- |
123 |
0 |
- |
A.大麦将燕麦排挤掉 | B.燕麦将大麦排挤掉 |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 D.不能确定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如图3—1所示。经过培养后进行检查,发现有S型细菌形成的试管是( )
果蝇白眼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 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 )
A.白眼♀果蝇×白眼♂果蝇 | B.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 |
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 | D.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 |
在右图的人类遗传系谱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遗传信息传递的最后阶段在细胞的哪个部分进行()
A.线粒体 | B.核糖体 | C.染色体 | D.细胞膜 |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