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工程中,若一个控制有利性状的DNA分子片断为,可利用PCR技术使其数量增多,复制时应给予的条件是 ( )
①ATGTG、TACAC模板链 ②A、U、G、C碱基
③A、T、C、G碱基 ④脱氧核苷酸
⑤脱氧核糖 ⑥DNA聚合酶 ⑦ATP ⑧DNA水解酶 ⑨引物
A.①③④⑦⑧⑨ B.①③④⑤⑥⑦⑨ C.①②⑤⑥⑦⑧ D.①④⑥⑦⑨
如图表示某油料作物种子在黑暗且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
C.7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脂肪等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 |
D.10天后,使萌发种子干重(含幼苗)增加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 |
在果蝇精巢内的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a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b期。假如在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之前,用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其中一条染色体,分裂完全后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子细胞是c。则a、b、c分别代表()
A.5、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B.5、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不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C.3、分裂前期、两个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D.3、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不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所处时期均易发生基因突变 |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均属于基因重组 |
D.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D.有丝分裂后期 |
某植物甲,其种子的颜色是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有黄色(Y)与绿色(y)的类型,为一对相对性状;植物乙,其种子的颜色是由种皮来体现,有灰种皮(G)和白种皮(g)的类型,为一对相对性状。现分别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遗传实验
实验小组在两组实验中都观察到3:1的分离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甲植物的遗传实验中约3/4的Fl植株上结黄色种子,1/4的F2植株上结绿色种子
②乙植物的遗传实验中Fl植株上结的种子中,灰种皮:白种皮=3:1
③甲植物的遗传实验中,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约3/4为黄色,1/4为绿色
④乙植物的遗传实验中,有3/4的F2植株上结的种子为灰种皮,1/4的F2植株上结的种子为白种皮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