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DNA和RNA |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
C.图中③所示的为高尔基体 |
D.图中②所示的结构是线粒体 |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乙 |
25 mL |
75 mL |
通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生物实验常通过观察某些颜色变化来获得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金鱼藻观察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 |
B.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
D.醋酸洋红染液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 3∶5,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 |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