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是2010年4月6~15日福建省同纬度沿海某地和内陆某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时间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
B.该时间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 |
C.该时间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
D.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 |
关于乙地4月13日天气的预报,最有可能的是
A.阴有小雨 | B.多云转阴 | C.午后有雷阵雨 | D.小雨转中雨 |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
根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C.全年炎热干燥 |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
人口红利期,一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高,储蓄意愿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利率)低廉,推动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工作年龄人口占比萎缩,储蓄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上升,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均面临下调压力。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人口结构进入拐点,自此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都会开始下滑;中国与日本相比,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将晚于日本多少年出现:
A.5年 | B.10年 | C.25年 | D.35年 |
到2040年,上图中的国家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A.日本 | B.美国 | C.印度 | D.中国 |
下列措施中能够长期比较稳定保持一个国家人口红利期的合理做法的是:
A.延长现有人口的工作年龄 | B.严格限制人口的增长 |
C.大规模的吸引移民 | D.根据国情控制合理的人口增长率 |
2010年11月,中国开始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人口普查,这也是建国以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
C.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②人口构成③人口合理容量④城市化水平⑤消费水平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④ |
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据监测,某火山喷发时间约8个月,大多数时间火山灰(图中浅灰色部分)向东南方向飘去,火山灰几乎覆盖了整座山。完成下列问题。该火山最有可能位于( )
A.南美洲西海岸 | B.美国西海岸 | C.东南亚 | D.意大利 |
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覆盖在地表的火山灰可转化为()
A.沉积岩 | B.侵入岩 | C.变质岩 | D.喷出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