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
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卫星( )
A.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
B.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
C.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D.从停泊轨道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加速 |
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形象生动地描绘电场,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所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箭头未标出),在M点处放置一个电荷量大小为q的负试探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电场线分布图可知M点处的场强比N点处场强大 |
B.a、b为异种电荷,a的电荷量小于b的电荷量 |
C.M点处的场强大小为![]() |
D.如果M点处的点电荷电量变为2q,该处场强将变为![]() |
如图所示,表示某静电场等势面的分布,电量为1.6×10-9C的正点电荷从A经B、C到达D点,从A至D,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A.4.8×10-8J B.-4.8×10-8J
C.8.0×10-8J D.-8.0×10-8J
空气中的负离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益。人工产生负离子的最常见方法是电晕放电法。如图所示,一排针状负极和环形正极之间加上直流高压电,电压达5000V左右,使空气发生电离,从而产生一价的负氧离子排出,使空气清新化,针状负极与环形正极间距为5mm,它们之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电量e=1.6×10-19C;若电场强度为E,电场对负氧离子的作用力为F,则 ( )
A.E=103N/C, F=1.6×10-16N |
B.E=106N/C, F=3.2×l0-13N |
C.E=103N/C, F=3.2×10-16N |
D.E=106N/C, F=1.6×10-13N |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
B.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
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
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 |
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
B.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D.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