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 )
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 |
B.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 |
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 |
D.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主要是因为这一政权
A.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
C.实行责任内阁制![]()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孙中山说:“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社会主义 |
在《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
A.割台湾给日本 |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三民主义 |
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 B.永安建制 | C.定都天京 | D.洪秀全称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