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
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4 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T ℃时,若起始时X为0.71 mol,Y为1.00 mol,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60% |
D.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B.“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 |
C.“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含有两种以上元素,它们的分子质子总数均与氩原子相同。已知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IV 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2∶1时,则反应中Cu2S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6 | B.1∶7 | C.1∶8 | D.1∶9 |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 42– 、H+ |
B.含有CO32–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C6H5O–、Cl–、Na+ |
C.在pH=2的溶液中:ClO–、SO32–、Na+ 、K+ |
D.能与铝粉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a+、Al3+、CH3COO–、I–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Ca2++HCO3–+OH– = CaCO3↓+ H2O |
B.Na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 H++SO42-+Ba2++OH–= BaS04↓+H2O |
C.FeBr2溶液中通人过量C12 2Fe2++6Br –+4C12 = Fe3++3Br2+8C1— |
D.Fe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的反应: Fe2++2H2O2+4H+=Fe3++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