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日、意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统一国内市场 | B.消除外国势力的控制 |
C.镇压人民革命力量 | D.废除奴隶制度 |
史载,北宋杨大年为学士时,草答契丹诏书云:邻壤交欢。进本既入,真宗自注其侧曰:朽壤,鼠壤,粪壤。大年遽改为邻境。明旦引唐故事,学士作文书有所改,为不称职,亟求解职。真宗语宰相曰:杨亿不通商量,真有气性。这个故事表明
A.北宋君主专制强化 | B.皇权尚未完全集中 |
C.杨大年倔强的个性 | D.宋真宗的率性而为 |
唐宪宗时,给事中李藩在门下省,凡制敕有不当者,即于黄纸后批之,有人建议另外用白纸批改,李藩说:“别以白纸,是名状也,何谓批敕。”唐宪宗得知后不仅不怪,反而称赞李藩为宰相之才,后来果真将其提拔为宰相。此事不能反映
A.唐朝皇帝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
B.唐宪宗重视人才,勇于纳谏 |
C.古代的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 |
D.唐宪宗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
“(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 B.汉武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
C.有利于西汉的“大一统” | D.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秦遂兼并四海,以为周制衰弱,终为诸侯所丧。”基于此种认识,秦朝完成全国统一之后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皇帝制度 | B.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
C.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 D.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
《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言,宗庙言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说明
A.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 | B.主张“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 |
C.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 | D.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