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国民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 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
2007年在选举出的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有所增加,达到242名,比十六大增加了12名,占十七大代表总人数的10.9%,比少数民族党员占全体党员总数的比例高4.5个百分点。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42个少数民族有代表当选。该现象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完全自治权 |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
| 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 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
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形成这种现象最基本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 B.风俗习惯 | C.民族心理 | D.文化素养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因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次转移。按转移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 B.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
| 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 D.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
假如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代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在治国原则上最大的分歧是
|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 B.“郡县制”与“元首制” |
| 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
服饰是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典型的服饰,引领着时尚。请你将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①②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