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分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D.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的道德的培养

《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那些“征服世界的法律”源于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新敕》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