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高山峰的山麓处的自然带类型应为( )
A.热带季雨林带 |
B.针叶林带 |
C.常绿阔叶林带 |
D.高山草甸带 |
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位于北半球②该地位于南半球
③该地受冷锋控制④该地受暖锋控制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为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动趋势。图4为1998~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读图3,在1995~2005年期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化
A.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 | B.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 |
C.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 | D.1998年至2000年有西移趋势 |
产生这10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移动趋势的成因可能是
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 | B.“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费增加 |
C.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快 | D.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
根据图4,可知
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 |
B.进入![]() |
C.1998~2006年期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 |
D.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于消费总量 |
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
关于图中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
B.N处表示①②两地潜水位高度一定相同 |
C.M处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
D.与①相比,②地潜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
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题①②所在洋流环流可能为
A.大西洋环流 |
B.印度洋环流 |
C.太平洋环流 |
D.北冰洋环流 |
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的洋流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③洋流沿岸流经地区气候类型依次为
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读下图回答10—11题若GH为赤道,EF为晨昏线,地球公转的某一过程中,θ角不断变大,则()
A 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 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C 北极地区的极昼或极夜范围扩大 D 全球趋于昼夜平分若OE、OQ分别为日界线,θ按顺时针方向增大,则()
A图示半球逆时针自转 B OQ地方时为0时
C太阳直射OF经线 D O点附近极昼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