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 B.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
C.180°经线在东半球 | D.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冬、夏两季等温线(相邻两条等温线数值差相等,字母a表示等温线数值)分布图,图中反映出不同的季节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和南、北温差均有较大的差异。回答下列问题。依据文字和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实线表示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弯曲状况
②图中甲、乙两点间的温差值,虚线表示的季节小于实线
③虚线表示的季节,甲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均大于乙处
④图中P所在区域的地形可能是山地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如果图中相邻等温线间温差为2℃,则冬季甲、乙两地温差
可能是
①4℃②5℃ ③8℃ ④9℃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 | B.acd | C.abd | D.bcd |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下图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通常城市化水平高 |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速度也快 |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
中国气象局与交通部2012年10月15日联合发布全国主要公路气象预报:l5日20时至l6日20时,内蒙古中部的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对流旺盛,若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可以抑制沙尘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10°C,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4℃以下 | B.4℃以下 |
C.—6℃以下 | D.6℃以下 |
上图右侧是“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①时段 | B.②时段 | C.③时段 | D.④时段 |
.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其以春季最多,原因主要有
①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的地面状况更干燥、裸露
②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的地面植被更多
③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
④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减少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某东西延伸的地质、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古老基底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侵蚀 |
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
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形成年代晚于青藏高原 | B.该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
C.岩层年龄向西依次渐轻 | D.西部地区受侵蚀作用影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