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 来越受到我国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占据了部分人的头脑。
⑴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为了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进行评析。(7分)
材料二: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们为“嫦娥二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嫦娥二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猪坚强”“苹什么”……一系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反映出百姓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游资炒作、市场价格监管不力、出口增加以及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副食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既要做到保证供应,又使粮价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以下是北京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受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已: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持这种观点学生很多。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
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 10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
材料2: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去北京“蚁族”聚居地唐家岭实地调研,在两会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关解决“蚁族”问题的有价值的议案、提案。目前,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唐家岭地区整体改造全面启动。这一改造工程旨在建设公租房提供给外地人口和大学毕业生。
(1)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为什么都致力于“蚁族“问题的解决?
材料 1:2010年 1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我省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为此,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立足发展全局,创造环境,围绕“调结构、促转变”主题,牢牢扭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核心发展经济;要坚定不移调整经济结构,继续放宽民营资本投资的限制,政府投资注意向民生、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倾斜,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材料2:2009年广东省经济走出一个漂亮的“V”型转身,全省 GDP增长 9.5%,这与省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
2009年广东省政府实施的部分经济政策
扩大内需 |
全省“家电下乡”销售额 4.9亿元,财政补贴 3523万元,中标家电销量![]() |
调整结构 |
省政府投资 185亿元加快东西两翼基础设施建设,珠江三角洲与东西两翼建 26个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额 576.5亿元;省财政扶持高技术产业 278.9亿元,增长17.53%;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 5.7%∶52%∶42.3%。 |
保障民生 |
省财政投入 127亿元,改善城乡基层卫生站所;省财政投入 300亿元,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省财政投入 25亿元补贴“新农合”,参加农民 4864万人,比例达97.5%;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有 222.2万人,其中 65.6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 |
问题⑴: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省委的经济方针蕴涵着哪些辩证法观点?
问题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回答,省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是怎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表一:我国2001——2009年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年度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城市居民 |
38.2 |
37.7 |
37.1 |
37.7 |
36.7 |
35.8 |
36.3 |
37.9 |
37.0 |
农村居民 |
47.7 |
46.2 |
45.6 |
47.2 |
45.5 |
43.0 |
43.1 |
43.7 |
43.0 |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表二:我国2001——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年度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城市居民 |
6860 |
7703 |
8472 |
9422 |
10493 |
11759 |
13786 |
15781 |
17175 |
农村居民 |
2366 |
2476 |
2622 |
2963 |
3255 |
3587 |
4140 |
4761 |
5153 |
材料一:据2010年10月19日《广州日报》报道:该市瓶装液化气零售价上调9元/瓶,升至108元/瓶;生猪出场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均价升至13.9元/公斤左右,较前一周上涨0.5元/公斤,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⑴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⑵材料一中出现的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的家庭生活影响有什么不同?
⑶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请说出这样做的依据。
材料一:网络文化的兴起,这本来是一个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拓展文化空间、丰富文化内容的极好工具,然而我们却在网络上发现了黑客,发现了迷信,发现了黄色网站,发现了色情文学;而一些人对此还趋之若骛,百看不厌。
材料二: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
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 |
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
因受网络色情、暴力诱发的犯罪占的比例 |
70% |
70% |
70% |
上网浏览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的比例 |
患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占中学生的比例 |
向家长隐瞒上网情况的孩子占上网学生的比例 |
22% |
14.8% |
54% |
材料三:美国《新闻周刊》对“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65名全球未来领袖进行了民意调查,征求他们对技术与年轻人的看法。下面是这次调查的部分情况:
①迄今为止,你认为哪种技术对年轻人的正面影响最大?
认为是因特网的占92%;认为是手机的占50%;认为是即时聊天的占3%;认为是电子游戏的是0%。
②迄今为止,你认为哪种技术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最大?
认为是电子游戏的占78%;认为是手机的占8%;认为是因特网的占3%;认为是即时聊天的占6%。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文化对人有何影响?
(2)就“网络技术与青年”这一主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根据。
(3)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请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三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