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 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
|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
|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
|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
| 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2010 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结合图,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图6)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①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②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③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
④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上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图中P 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 B.交通不便 |
| C.远离市中心 | D.受铁路影响 |
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 B.②④③① |
| C.④②③① | D.①②③④ |
读我国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图甲)和年降水分布图(单位:mm)(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西藏青稞分布区A区是冬青稞分布区,B区是春青稞分布区,C区是春青稞分布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 B.热量 | C.光照 | D.气压 |
2014年11月23日,西藏藏木水电站首台发电机组正式投产,这是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建设该电站尤其需注意:
| A.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
| B.大坝位于峡谷,筑坝工程量巨大 |
| C.板块消亡边界,地质灾害多发 |
| D.多冻土,动植物单一且生态脆弱 |
图为南亚地形图,读图并结合表1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大是因为印度比中国:
①国土面积大②平原面积大
③低海拔面积比重大④水热丰富区面积比重大
|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分析表1可得出,2012年中国比印度:
| A.净增加人口数量少 | B.0—14岁人口数量多 |
| C.老龄化严重 | D.城市人口数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