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位于云南南部元江谷地,已有1300多年历
史的水稻梯田景观具有生产、生态、文化与极高的美学价值,已列入中国世界遗产的备选地。
(1)结合材料,分析哈尼族形成“种树在山上,居住在山腰,种田在山下”格局的生态意义。
(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元阳梯田山下的元江河谷为热带的原因是什么?依据其自然
条件特点分析河谷地带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10)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约为千米。甲乙两地植被类型相同,但该植被在图示地区分布
面积都较小,其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2)据图简述M、N附近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相同点。
(3)例举图1所示地区陆地上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
(4)图2所示地区大陆西岸的著名山脉是。推断该山脉西坡雪线
在图示地区由北向南的变化趋势,并阐述其成因。
(5)图2中丙海峡洋流的流向是,请描述该洋流流速
随季节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10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
材料二: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若经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牲畜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优质饲料。
材料三: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减少直接用做肥料,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
(1)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哪些?(至少说出三个)(6分)
(2)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还高达50%,秸秆燃烧导致的生态负效应有哪些?(4分)
(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6日,灾害共造成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4.7万人受灾。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2分)
(10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十几个世纪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联系的纽带。如今丝路游又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丝绸之路重镇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显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敦煌附近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千百年来风沙并没有将泉水掩埋,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评价图示区域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是如何体现的?(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