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个;
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①③④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
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 |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5mg |
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
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控制合成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下列有关线粒体DNA的叙述
中错误的
A.线粒体DNA能够进行转录和翻译 |
B.线粒体DNA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C.若线粒体DNA受损,不影响神经细胞吸收K+ |
D.若线粒体DNA受损,不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
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内质网膜 | B.②是高尔基体膜 |
C.③是叶绿体内膜 | D.④是线粒体内膜 |
关于叶绿体的起源有一种理论——“内共生假说”,即现代绿色植物的真核细胞祖
先吞噬了某种单细胞原核生物并与之建立了共生关系,进而形成了现在的叶绿体。与此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原核细胞被真核细胞内吞共生而形成,其外膜与原核的细胞膜更为相似
B.如果叶绿体确实起源于原核生物,那么它也可能是通过细胞分裂方式增殖
C.叶绿体基因应属于原核生物的基因,也应该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理
D.根据该理论,叶绿体中含DNA、RNA,但无染色体、核糖体等结构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⑤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 B.①④ | C.③⑤ | D.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