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中横坐标I、Ⅱ、Ⅲ、Ⅳ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某些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与图中横坐标I、Ⅱ、Ⅲ、Ⅳ相对应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
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
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 |
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
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
B.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 |
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 |
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品种的最快途径是Ⅰ→Ⅴ |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
美国人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的多巴胺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兴奋部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 |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DNA相同,RNA也相同。 |
B.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种类和数量一般不同。 |
C.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生物是四倍体。 |
D.细胞衰老时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染色加深,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
用电流刺激青蛙的迷走神经会造成其心跳减慢。为研究迷走神经对心脏肌肉收缩的控制作用,德国生理学家Loewi设计了双蛙心灌流实验,如下图所示。他用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心脏A的心跳立即减慢,而当灌入心脏A中的液体通过导管流入到另一个已去掉迷走神经的心脏B时,心脏B的跳动也立即减慢下来。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迷走神经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造成了心跳的减慢 |
B.迷走神经受电刺激后电信号直接造成了心跳的减慢 |
C.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在神经细胞之间、在神经细胞与肌细胞之间传播 |
D.导致信号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