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
《资政新篇》 内容 |
统一政令, 以法治国 |
听取社会舆论; 反对迷信 |
兴办保险事业 |
兴办医院和慈 善机构 |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
卢梭说:“……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能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可以破坏契约,无疑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体现的是
A.主权在民 | B.自由平等 |
C.权力制衡 | D.君权神授 |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称:“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话反映路德
A.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 B.主张打破神学思想的禁锢 |
C.主张摆脱宗教的束缚 | D.否定《圣经》的权威 |
生活年代相近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莎士比亚1594年创作了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汤显祖1598年创作了反礼教、反理学的《牡丹亭》。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表现出对传统思想和势力的挑战 | B.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
C.都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 D.都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景 |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 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