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7年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福特在波士顿一次演说中讲道:“今天,美国在东南亚陷入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作战中伤亡的美国人已经超过9万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伤亡则已超过25万人。”下列关于材料中这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表述错误的

A.实现了美国维持独霸世界的野心 B.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C.几年后,美军最终撤出越南 D.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组成部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  )

A.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
B.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C.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
D.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或提升外交关系。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中日建交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材料说明了(  )

A.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需要
B.美国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中国改善中美关系是应对苏联的威胁
D.中美关系改善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实质反映了亚非国家间(  )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C.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D.对“共产主义”看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