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民族关系 | B.所有制问题 |
C.国家统一 |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理,行使直接民权。”孙中山对民权主义的阐述与英美宪政的相同点
①都反对专制②都倡导主权在民③都强调直接民权④都强调权力制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中体西用”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它主要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涉及到政治思想领域。下面哪一主张不能明确体现这一思想
A."器物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
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白银帝国》是一部反映晋商的历史影片,展现了明末清初康家票号“天成元”的兴衰故事。下列有关晋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晋商指山西商帮,是建立在亲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 |
B.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 |
C.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甚至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 |
D.晋商依附于农业文明,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 |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推测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
B.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人的重要来源 |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