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
C.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得到碳酸钠和氧气,若反应中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参与反应的过氧化钠中含阴离子2 mol |
B.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 L |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NA个 |
D.将生成的碳酸钠溶解在1L水中,能得到1mol/L的碳酸钠溶液 |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 = b |
B.混合溶液中,c(H+) + c(B+) = c(OH-) + c(A-) |
C.混合溶液中,c(H+) = ![]() |
D.混合溶液的pH = 7 |
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
B.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
C.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
D.若将甲电极换成铁棒,乙电极换成铜棒,则可实现在铁棒上镀铜 |
下列物质的熔点均按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其原因是由于键能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钠、干冰 | B.金刚石、晶体硅 |
C.碘化氢、溴化氢 | D.二氧化硅、二氧化碳 |
A元素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释放出的能量比B元素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释放出的能量大,则
A.氧化性A->B- | B.还原性 A->B- | C.氧化性 A>B | D.还原性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