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秦汉时期,经常使用的礼仪是朝礼,朝礼又称朝仪,是臣子朝见君王的礼仪,用以“明君臣之义”。朝礼所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形成君臣等级 | B.确立皇权至上 | C.保证皇位世袭 | D.维护君主专制 |
下列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四幅对联中,哪一幅能够反映出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A.“学生含冤,定卜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年风雪”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围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 B.中央集权制 | C.分封制 | D.宗法制 |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此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维新变法运动 | D.五四运动 |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