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十二月党人起义 | B.农奴起义不断 |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D.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思想
③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④首次明确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
B.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
C.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
D.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不力 |
(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学识优先 | B.重视道德 |
C.思想自由 | D.民主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