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其进步性在于
①政治方面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②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方面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 ④文化方面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 |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D.晚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的重视 |
16世纪中叶开始的欧洲“价格革命”在西班牙表现得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猛烈,物价上涨最早,也最快,到16世纪末,物价提高了4~5倍。这一现象
A.弱化了西班牙的王权统治 | B.导致西班牙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 |
C.使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最快 | D.源于其从殖民地获得的巨额财富 |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材料中有关规定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
C.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 D.政府放松了对民间经济活动的控制 |
西汉某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 “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
C.以垄断经营限制了富商大贾的利润 |
D.是汉武帝“大一统”在经济上的反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9年修正案第六项将宪法第二十八条“……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这一修改
A.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B.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 | D.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