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的题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题目。
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尘网、羁鸟、故渊在诗中各是什么意思?

(2)很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的笔下为什么会显得那么美?

阅读下面宋词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吴文英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注: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①髑髅: 死人的头盖骨。②结习:即是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佛经上说,天女散花于诸菩萨,及身,花朵不经拂拭而自行坠落;至大弟子,却滞留于衣。天女问其缘故,舍利佛答曰:“结习未尽,花著身耳;结习尽者,花不著也”。
本词主要用了哪种写法,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简要赏析“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一句。

阅读下面的唐诗。
闻砧①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意。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杜鹃和猿的叫声应该是最典型的悲切之音,可作者说“不哀”“不切”,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
清江曲
苏庠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白苹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①属玉,一种水鸟。②白苹,水中浮草。
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本诗给人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因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认为可与李白的诗媲美,味其与太白诗有相似处,请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两个方面说明它与李白诗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帷。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注:仲殊,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1)词的上片写西湖清波门附近的春景,下片写晚归寺院所见之景,这两幅场景各有什么特点,又各以哪个字点出了景物特点?
(2)“月到门时”,从这轮伴随诗僧回到山门的朗月,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人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