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科贝特创办的《政治纪事》《黑矮人》等报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此时工人“觉悟”提高是指
| A.工人们要求提高生活待遇 |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
| C.工人们积极争取获得政治权利 | D.工人们不再同资产阶级合作 |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 |
|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
|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
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1865年 |
1894年 |
增幅 |
|
| 进出口总值 |
12019.7 |
28605.9 |
137.99% |
| 进口值 |
6003.6 |
14605.4 |
143.28% |
| 出口值 |
6016.1 |
14000.5 |
132.72%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 A.反对帝国主义的不彻底性 |
| B.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 |
| 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
| D.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 |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 B.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
|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
《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
| A.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
| B.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 |
| C.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
| D.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