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A.I2升华 | B.NaF加热熔融 |
C.HCl溶于水得盐酸 | D.蔗糖溶解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B.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D.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
在浓盐酸中HNO2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NO2+6H+===N2↑+3SnCl+4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HNO2 ②还原性:Cl->N2
③每生成2.8 g N2,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6 mol ④x为4,y为2 ⑤SnCl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④ | D.只有①③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 |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
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
D.常温常压下,0.5 NA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 L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3+ | B.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 D.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