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
B.Z与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 |
C.已知W单质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则其加压时易液化 |
D.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
用足量盐酸处理1.68g某合金,放出448mL H2(标准状况下),有0.56g不溶物;用足量NaOH溶液处理该合金时放出896mL H2(标准状况下),有1.12g不溶物。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A.Al、Fe | B.Fe、Si | C.Al、Si | D.Zn、Fe |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人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 B.水.氨气 |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 D.水.二氧化氮 |
常温下,测得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O![]() ![]() |
B.Mg2+、SO![]() |
C.Fe3+、NO3-、K+、SO![]() |
D.Ba2+、K+、NO![]() |
将S0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继续滴人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02 | B.Cl- | C.Fe3+ | D.N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