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阿拉伯国家联盟会员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于1947年12月8日至17日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了一项声明说: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材料二

材料三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
生,为原则而死。
——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
材料四位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
袋里的歌词。
                            —— 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回答:
(1)材料一的声明发表的背景是什么?这一背景导致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萨达特为什么被称为”和平的英雄”?他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二、三、四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有关时代背景,概括指出1960年~1962年与1976年—1978年,中国共产党怎样纠正自身错误的,并指出为什么两次纠错产生了不同结果。从中你可得出什么认识?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斗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农民的革命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活动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探索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贵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材料2 1958年刘少奇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国内仍然存在着两个剥削阶级”。
材料3 1982年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草案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回答:
(1)材料1的观点是否正确?原因何在?
(2)材料2的观点较之材料1有何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3的观点是否正确?“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分别是指什么?举出“可能激化”的典型事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住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艾,少私义则套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彼,重徒则死处而无二虑。舍奉而事末则不夸。不夸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柬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徒,轻迁徙,则国家有惠,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吉,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依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
材料三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3)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