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某区域的一片锐齿栎林中选取锐齿栎(乔木)、木姜子(灌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等3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得到如图1所示曲线,同时测定森林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不同植物分别配置在森林中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 。
(2)从图1可以看出,锐齿栎的光合速率要远远 木姜子和披针叶苔草,而且有“午休”现象,导致此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3)在正常CO2浓度、最适温度、高湿度条件下,测定上述3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得到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植物 |
最大净光合速率 (umolCO2/m2·s) |
光补偿点 (umol/m2·s) |
光饱和点 (umol/m2·s) |
甲 |
17.977 |
30 |
1400 |
乙 |
6.071 |
17 |
800 |
丙 |
2.706 |
4 |
600 |
当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锐齿栎和披针叶苔草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
当光照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木姜子的净光合速率为 。
(4)研究者在灌木层另选取了三种植物,测定其光合速率,发现同处于灌木层的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不大,这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在寻找人类缺陷基因时,常常需要得到有患病史的某些近亲结婚家系的系谱进行功能基因定位。科学家在一个海岛的居民中,找到了引起蓝色盲的基因。该岛约有44%的居民为蓝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在世界范围内,则是每10000人中有一名蓝色盲患者。右图为该岛某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缺陷基因是__________性基因,在_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个体Ⅲ8患蓝色盲的同时又患血友病,当Ⅲ8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了_________遗传定律。
(3)若个体Ⅳ14与该岛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蓝色盲的机率是_______;若个体Ⅳ14与岛外其他地方表现正常的某男性结婚,预测他们生一个患蓝色盲男孩的机率可能是_________。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有两管果蝇,甲管果蝇全部为长翅型,乙管果蝇既有长翅型又有残翅型。这两管果蝇的关系可能是乙为亲本(P),甲为Fl,或甲为F1,乙为F2。(相关基因用F、f表示)。
(1)如乙管为P,则乙管果蝇基因型为:长翅_________ 残翅_________。甲管(F1)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如果乙管中果蝇为F2,其长翅类型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残翅类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甲管(F1)中长翅类型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如果乙管中两种果蝇均有雌雄个体,则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是_________。如果乙管内两种果蝇各为雌雄一方,则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是_________
(4)若采用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甲、乙两管的世代关系,最佳交配方式是_________,若_________ ,则乙为甲的亲本;若_________,则甲为乙的亲本。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 ,乙病属于_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伴Y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E.伴X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藏”在胃部的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把侵入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分泌的毒素清除属于免疫。
(2)为了测定培养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mL该培养液混合均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视野1 |
视野2 |
视野3 |
视野4 |
|
红细胞数 |
20 |
18 |
22 |
20 |
幽门螺杆菌个数 |
103 |
97 |
105 |
95 |
那么5mL该培养液共含有幽门螺杆菌约个。
(3)为研究幽门螺杆菌导致炎症和溃疡的原因有人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HC1、NaOH、动物细胞培养液、胚胎细胞、培养瓶、无菌水、恒温箱等。
实验步骤简要图解如下:
①结合上述实验过程,给实验拟定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
。
② 在下面表格中填出实验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实验结果(细胞生长情况) |
实验结论 |
|
丙 |
丁 |
|
生长正常 |
||
生长正常 |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其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乙酰胆碱(突触间传递神经兴奋的一种兴奋性递质)的分解。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一定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溶液,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等。
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实验组)、2(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分别将两个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
(2),肌肉收缩并及时舒张。
(3)。
(4)一段时间后,同时。
(5)观察标本的情况:1号和2号标本分别表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