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分)
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限制其排放量的同时,应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1) ①把含有较高浓度CO2的空气通入饱和K2CO3溶液。
②在①的吸收液中通高温水蒸气得到高浓度的CO2气体。
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将CO2与札以1:3的体积比混合。
①适当条件下合成某烃和水,该烃是________(填序号)。
A.烷烃 B.烯烃 C.炔烃D,苯的同系物
②适当条件下合成燃料甲醇和水。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O
测得CO2(g)和CH3OH(S)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 =________氢气的转化率=________;能使平衡体系中4CH3OH)/n(CO2)增大的措施有________。
(3) 如将CO2与H2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
巳知
写出C0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 某同学用沉淀法测定含有较髙浓度CO2的空气中CO2的含量,经査得一些物质在200C的数据如下表。
(说明:越小,表示该物质在水中越易沉淀)
吸收CO2最合适的试剂是________[填"Ca(OH)3"或“Ba(OH)2"]溶液,实验时除需要测定工业废气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外,还需要测定________。
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为1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mL。
(2)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就加mL。
(3)如果加0.01mol/L的HC1,应加mL。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当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I、II、III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物质用图中的“A”、“B”、“C”表示),该反应在第I阶段的平衡常数为。
(2)第III阶段,从开始至平衡,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第I阶段,A的转化率为;第III阶段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采取的措施是;
(5)已知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低于第III阶段反应温度(T3),则该反应的正反应
△H0(填“<”或“>”)
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做燃料。
已知:CH3OH(1) + O2(g) =" CO(g)" + 2H2O(g)△H = -443.64 kJ·mol-1
2CO (g) + O2(g) = 2CO2(g) △H =-566.0 kJ·mol-1
(1)试写出2molCH3OH(1)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科研人员新近开发出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可使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醇在极反应;O2一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3)若用该电池在某金属表面镀铜,若待镀金属的质量增加了6.4g,则至少消耗甲醇的质量为g。
(1)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__,则一滴水中(约20滴水为1mL)所含的H+数目为_________个
(2)测得80℃时,纯水中c(H+)=2×10—7,则80℃时浓度为0.2 mol·L-1的Ba(OH)2溶液的pH=______。此温度下将此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12,则a∶b=;
③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定义AG= ,则80℃时,该Ba(OH)2溶液的酸度AG=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对数形式)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电解开始后,在X极附近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X极与电源的____极连接,电解时X极上的电极反应为;检验Y电极上反应产物的方法是:,电解过程中的总电解反应式为。
(2)如果用该装置精炼铜,选用CuSO4作电解质溶液,则连接粗铜的是_______极(填写“X”或“Y”),析出Cu的一极的
电极反应式是,反应后,电解质溶液CuSO4的浓度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