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人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18℃~490℃,精确度较高,所以它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
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等质量的铝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

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 2℃降温至t 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

D.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天平平衡,两边烧杯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B.

若天平平衡,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C.

若天平不平衡,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可能不相等

D.

若天平不平衡,两种金属一定完全反应

下列实验事实不成立的是(  )

A.

用酚酞溶液可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B.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粉末,可加足量稀硫酸后过滤

C.

Ba 2+、OH 、NO 3 、Na +四种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同时存在

D.

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固体,先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合金至少由两种金属熔合而成

B.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

两种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金刚石、液氧、生铁都属于单质

D.

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