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
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 、、 Mg2+、 H+ 、Ba2+、 SO42- |
B.Na+、 Ba2+、 NO3- 、 OH-、 Al3+ |
C.MnO4- 、 K+ 、Cl- 、 H+、 SO42- |
D.K+、 NO3-、 SO42-、 Cl- 、Na+ |
已知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镍氢可充电电池上有两极(如图所示),一极旁标有“+”,另一极旁标有“—”。下列关于标有“—”的一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
B.充电时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
C.充电时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
常温时,将V1ml c1mol/L的氨水滴加到V2ml c2mol/L的盐酸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 c2V2 |
B.若 V1=V2, c1=c2 , 则混合溶液中c(NH4+) = c(Cl-)。 |
C.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H4+) = c(Cl-)。 |
D.若V1=V2, 且混合溶液的PH<7,则一定是c1<c2 |
向三份0.1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 NH4NO3、 Na2CO3、 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
A.减小、增大、减小 . | B.增大、减小、减小 |
C.减小、增大、增大、 | D.增大、减小、增大 |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
A.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做阳极,用盐酸做电解质溶液 |
B.往碘化银沉淀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使碘化银沉淀转化为氯化银 |
C.制备FeCl3 溶液时,先将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再加水稀释 |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酸溶液的PH,测出溶液的酸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