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下面各题。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 |
B.②点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 |
C.自③点向南北两侧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④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 |
关于四个地点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点、②点所在国地广人稀 | B.②点、④点所在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
C.③点所在国金刚石矿丰富 | D.①、②、④点所在国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 |
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据此回答下题。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 |
B.使东部地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
C.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
D.缓解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 |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题。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下图为“某地一处完全淹没在海面下的珊瑚礁体的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有关该珊瑚礁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部较高,四周较低 | B.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 |
C.礁体南部的坡度较陡 | D.为淹没在海面下的洼地 |
图中E、F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
A.5米 | B.15米 | C.20米 | D.30米 |
读我国浙江近海某小岛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题。从风浪较小这一角度考虑,图中最适宜渔船停靠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几名旅游者在②处瞭望,最不容易看见的地点是( )
A.① | B.乙 | C.丁 | D.④ |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A.发电 | B.防洪 |
C.养殖 | D.梯级开发 |
田纳西河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稳定了灌溉水源
③减少了洪涝灾害 ④增加了土壤肥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