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糖体完成功能时需要消耗ATP |
| B.核糖体不是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 |
| 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 |
| D.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 |
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深入底部的叶片最先浮起的是:
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B. 光反应和碳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
c. 温度降到0℃,没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 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
某科学家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转移途径,发现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 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 二氧化碳→类胡萝卜素→ATP
c. 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D. 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糖类
下图所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
|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
|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
|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
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Ⅰ |
试管Ⅱ |
试管Ⅲ |
|
| 某酶 |
2ml |
2ml |
2ml |
| pH |
8 |
8 |
7 |
| 温度 |
60℃ |
40℃ |
40℃ |
| 反应物 |
2ml |
2ml |
2ml |

A. 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B. 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c. 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
D. 该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