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 - 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人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
B.这种 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 |
|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
|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髄中积累的癌细胞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是活细胞产生的④酶都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RNA⑥酶在代谢中有许多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都是生物催化剂
| A.①②⑤ | B.②③⑦ | C.③⑤⑧ | D.④⑤⑥ |
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200—300摩尔ATP,但人体细胞中ATP的总量只有约0.1摩尔。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
| B.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
| 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ATP最多 |
| D.人体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
有一种蓝色染色剂DCPIP(二氯酚靛酚),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下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
| 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 | B.分离的叶绿体,置于光下 |
| C.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 D.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
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CO2含量进行了24h测定,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CO2浓度)()
下图中四幅坐标图像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下列针对这四幅图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光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 B.图2中氧气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
| C.图3中A曲线可表示胃蛋白酶;B曲线可表示胰蛋白酶 |
| 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