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 传统生物技术与我们现代的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几则实例,请分析回答:
①人类酿酒的历史有5000年了,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在葡萄汁装入消毒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使用的发酵液使酵母菌能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无法适应,这种发酵液应具有________特点。
②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腐乳生产工艺如下。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a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经过发酵后的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
③利用发酵技术生产泡菜等食品易产生亚硝酸盐,过量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要检测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 _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 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用一滴淋巴液成功培养了蝌蚪神经细胞,首创了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无菌、无毒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的活动,甲DNA分子、乙DNA分子被EcoRI酶切后,即可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回答以下问题:
(1)绿色硬纸板(甲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ATAGCATGCTATCCATGAATTCGGCATAC…………TATCGTACGATAGGTACTTAAGCCGTATG……红色硬纸板(乙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TCCTAGAATTCTCGGTATGAATTCCATAC…………AGGATCTTAAGAGCCATACTTAAGGTATG……
其中,______________DNA分子含有“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DNA分子是“质粒”。
(2)用剪刀代表进行切割。酶切位点在___________ (a处还是b处),此化学键称为______。请用“||”在甲、乙两DNA分子上标出EcoRI的作用位点。

(3)你模拟插入的DNA片断能称得上一个基因吗?____________。EcoRI属于____________酶。
(4)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是常用方法,基因文库实际上就是指导入了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断的____________的群体。按照其中所含基因的量又可分为____________文库和____________文库。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却能明显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图中(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号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中,符合人们要求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项目
基因组合
A、B同时存在
(A B 型)
A存在、B不存在
(A bb型)
B存在、A不存在
(aaB 型)
A和B都不存在
(aabb型)
鸡冠形状
核桃状
玫瑰状
豌豆状
单片状
杂交组合
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乙:玫瑰状×玫瑰状→F1:玫瑰状,单片状
丙:豌豆状×玫瑰状→F1:全是核桃状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_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__________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图中的(1)(2)表示.请椐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 。日温260C、夜温200C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 ,理由是
(2)图(2)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_________。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理由是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1)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
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4)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
处理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橙黄色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酶的最适PH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