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mg/L)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48 |
48 |
48 |
乙种植物(mg/L) |
150 |
110 |
75 |
50 |
30 |
18 |
8 |
8 |
8 |
8 |
A.在0~25 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小 |
B.在0~25 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
C.在0~25 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 |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
下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作用 |
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 |
C.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 |
D.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 |
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变化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A.是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 B.与鹰有互利关系的一个种群 |
C.群落的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
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I,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点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的容纳量?
A.a B.b C.c D d
池塘养鱼,若要稳定和长期地保持较高的鱼产量,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适量多地投入鱼的饲料 | B.适量多地增加鱼苗的投人量 |
C.及时适量地捕捞成鱼 | D.适量多地增加池塘的水量 |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
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
D.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