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乾隆九年皇帝在《水木明瑟词》中说:“以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材料不能体现()
| A.当时西学东渐仍在进行 | B.水力成为风扇的动力 |
| C.工业革命的成果已进入中国 | D.皇上对新降温工具的得意之情 |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 A.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 | 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力量 |
| C.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的核心反映是()
| A.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 B.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
| C.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 D.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
历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
| A.街市 | B.坊市 | C.夜市 | D.草市 |
1950年12月1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新闻公报,声称:“凡是一个士兵可以使用的东西,都不允许向中国出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是美帝国主义经济上封锁新中国的公报
②公报的发表背景与朝鲜战争形势有关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是公报发表的直接原因
④公报的发表导致中美关系恶化,并最终断交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