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块考古发现的文物,小篆体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此文物的的朝代是
A.周朝 | B.秦朝 | C.唐朝 | D.清朝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
D.顾炎武主张全面废除儒家思想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由人治转向法治 |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
C.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 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
下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肯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 B.大力宣扬道家思想 |
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
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