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
|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
|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
|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
|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
“这个新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国家采用一套新的原则立国,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力平衡,它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不仅解决了独立和统一的问题,而且使源于英国的民主和自由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8-19世纪时能填入上述方框的国家是
| A.德国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
1832年的改革法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主要方面,根据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新城镇和工业选区的中产阶级当选议员的机会增大了。这次改革
| A.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
| B.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 |
| C.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 |
| D.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 |
15、16世纪发生的那些事变: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商业发展、民族国家等,都不是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只是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点上先走出一步,结果就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对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和专制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通过暴力革命解决了个人专制的问题
②最后用非暴力手段建立现代政治制度
③光荣革命前实现了向立宪君主制转变
④英国克服专制权力推动了自身发展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 |
|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