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仅 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 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未被侵入时期
轻微入侵时期
重度入侵时期
植物种类(种)
150
121
69
碳储量
(吨/公顷)
植被
56.2
50.9
43.5
凋落物
2.0
3.5
5.4
土壤
161.9
143.2
117.7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菟丝子虽属于植物,但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型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②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③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④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关于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有()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4)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5)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