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于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中澳双方同意于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举办“澳大利亚文化年”,2011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两国都十分重视澳大利亚文化年、中国文化年的举办。这说明(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 |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中央提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央对节约和开发的关系定位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 B.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典范。人们写诗文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A.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 B.尽可能正确反映事物![]() |
C.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D.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
2006年4月6日,无锡南阳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为了让3名聋哑选民真正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市残联专门请来了手语翻译,全程陪伴整个投票过程,随时翻译。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②我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③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受到尊重④行使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丝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这段话
A.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 B.说明共和制比君主制优越![]() |
C.指出了民主与专政本质相同 | D.否定了民主的存在![]()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
B.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
C.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
D.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