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伪,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判断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A书本知识必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实践相结合
在重大灾害面前,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空前团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抗灾的胜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天灾不由人”说明
A.是否发生天灾是由天决定的,天的意志决定一切 |
B.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C.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D.任何违背天的意志的行为必将遭到失败 |
奥运会开幕式时间和“神舟七号”发射时间的确定过程中,气象部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奥运期间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预报能准确掌握“老天爷”的脾气,其精细化程度甚至可以为某一个奥运场馆提供实时气象预报。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B.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C.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
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觉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这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B.应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
C.应大胆地突破一切经验和约束 | D.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回答8--9题。8.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具体的物质形态 |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
9.下列对于“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C.人脑是意识的来源 |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中国古代著名的诗词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人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进而如痴如醉。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B.意识会把人引入迷途 |
C.意识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D.应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