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 B.都江堰 | C.漕渠 | D.白渠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 B.投笔从戎戍边 |
C.参加科举考试 | D.投作官吏幕僚 |
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管理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三司管理财政 | B.调运地方主要财赋 |
C.允许地方铸造钱币 | D.派文臣任州郡长官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来,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 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
C.设置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 | D.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B.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 |
C.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 |
D.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 “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 B.世袭制度 | C.中央集权制度 | D.宗法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