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的自然增减 ②人口的出生率 
③人口的死亡率  ④人口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8~10题。

甲、乙两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A.种植业、畜牧业 B.畜牧业、林业
C.畜牧业、种植业 D.种植业、林业

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湿地),这是因为丁地能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③大量吸收紫外线
④提供更多耕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完成5~7题。

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与海南岛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图中显示了我国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等四条重要地理界线,读图完成1~4题。

图中A、B、C、D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布是
A.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C.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我国农业分布存在东西差异,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渔业、林业为主,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是图中A、B、C、D中的哪一条
A.A B.B C.C D.D
图中甲城市为

A.漠河 B.黑河 C.满洲里 D.腾冲

图中我国沿30°纬线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自西向东依次为

A.乳畜业、果林业、灌溉农业
B.混合农业、游牧业、果林业
C.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D.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注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河段严重污染。读图回答28-29题。

有关污染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污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
B.含沙量小、冰期短
C.污染物顺流而下,对日本海沿岸环境产生影响
D.春季容易产生凌汛现象

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资源
B.乙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耕地不足和黑土退化
C.丙铁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专线
D.冰雕是丁城引人入胜的自然旅游资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